四川新闻网泸州8月28日讯(黄恩富 文/图)为进一步推动四川大学科技成果在泸州转化落地,四川大学孙群教授研发团队承担的川大— 泸州战略合作科技项目已开发出龙眼无损检测技术及加工自动化生产线新的科技成果,8月27—28日,泸州市龙眼无损检测技术推广接洽会在四川大学泸州产业技术研究院会议室召开。
四川大学有关专家,市科技知识产权局有关领导,市农业局相关领导,部分区(县)科技知识产权相关领导,川大泸州产研院相关人员,泸州龙眼相关专家,知识产权运营企业相关专家,泸州龙眼骨干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泸州市科技知识产权局机关党委书记陈卫东致辞。四川大学产研院项目主管李文波介绍四川大学—泸州战略合作项目基本情况;孙群教授介绍龙眼无损检测发明专利技术;张新所长介绍此项发明专利技术转移方案;原龙副主任介绍参与川大-泸州合作项目情况;曾维才副教授就龙眼加工技术研发情况作介绍;泸州市农业局介绍领导介绍龙眼产业基本情况及技术需求;泸县科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刁宪彬介绍龙眼产业基本情况及技术需求;江阳区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杜国平介绍龙眼产业基本情况及技术需求;泸州龙眼相关专家介绍龙眼产业基本情况及技术需求;泸州邓氏桂圆邓自高总经理介绍泸州市邓氏土特产品有限公司基本情况及技术需求;张永清董事长介绍泸县永青家庭农场基本情况及技术需求;参会人员还就泸州桂圆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市科技知识产权局机关党委书记陈卫东作总结发言。
陈卫东说,此次会议的主题是龙眼检测加工技术的应用推广。泸州是我国龙眼规模化种植的最北缘地区,具有明显的晚熟优势。近年来,在泸州市政府主导下,龙眼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余万亩,今年预计产量将达到7万多吨,主要品种蜀冠、泸丰等,比较效益大幅度提高。随着投产面积的逐年增加,产业存在的问题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品种结构单一、劣质品种比例高,丰产不丰收,优质品种配套关键技术缺乏,果实商品性差,年际波动显著;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成本较高;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先进的生产技术难以落实;鲜果销售缺乏统筹规划,特别是产后保鲜加工产业进展缓慢,制约了泸州龙眼产业的发展。
川大专家和泸州市企业联合针对这些短板特别是检测加工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泸州将围绕《泸州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5)》提出的八大特色农业产业中的精品果业龙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科技进步为支撑,延长龙眼产业链和增加附加值,使其成为泸州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